善恶之源

一、引言

《三字经》开篇即言:“人之初,性本善。”而英国政治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则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既自私又邪恶。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别人教导何为善,何为恶。

那么,何为善?何为恶?有人的答案是:利他行为被视为善,而损人行为则被视为恶。然而,何为利他?何为损人?实际上,某些行为在一些人眼中可能完全符合道德标准,而在其他人看来却可能不道德。例如,关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在现代欧美国家,成年人之间的婚前性行为被认为是正常现象,是自由和人权的体现。相反,在许多伊斯兰国家,婚前性行为可能对女方家族的名誉造成严重损害,以至于女方的父亲可能认为必须亲手杀死女儿,以挽回家族的荣誉。

为了深入探讨人性的善恶问题,美国进化发展心理学家保罗·布卢姆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学实验。他通过观察婴儿注视时间的长短来推断婴儿的思考内容,从而得出关于人性善恶的见解。由于婴儿尚年幼,尚未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深刻影响,布卢姆认为善与恶的观念源自先天。

二、人性之善(道德本能)

1.道德感

这里的道德感指分辨善恶的判断力

A是行动者,B是帮助者,C是阻碍着,D是旁观者

婴儿喜欢的排名:B>D>C

2.共情和同情

共情是指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而同情则是对他人的关心和怜悯。正是基于我们能够共情,能够深刻理解他人的喜悦、愤怒、悲伤和快乐,我们才会产生对他人的关心。

心理变态的犯罪者虽然可能拥有正常的道德观念,但他们缺乏共情和同情的能力,无法理解他人的痛苦和悲伤,因此表现出极端的冷漠,犯下种种恶行。例如,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对受害者的感受漠不关心,完全无动于衷。他们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但仍然毫不犹豫地继续进行。心理变态者对恐惧的表情反应迟钝,甚至没有反应。

婴儿通过共鸣来表达同情,他们并非因为讨厌噪音而哭泣,而是因为感受到了他人的痛苦。一岁多的孩子已经能够通过轻拍他人的背部来安慰他人,希望对方心情好转。孩子们常常主动帮助他人,比如喜欢主动打扫家务,或者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帮忙搬运物品。他们还会拒绝不合理的请求,例如当被要求拿一个破碎的杯子时,孩子会选择拿一个完好的杯子,这表明他们并非盲目服从,而是真心想要提供帮助。

3.平等意识

在分配资源时,应力求公平。强烈的自发平等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实验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1. 将糖果平均分配给两个人。

\2. 将所有糖果仅给予一个人。

观察婴儿的反应,他们会对后者表示惊讶,这表明不公平的分配是不被接受的,因为它超出了预期。他们宁愿毁掉多余的糖果,也不愿接受不平等。

例如,当A和B共同打扫了房间,现在需要奖励他们,假设共有五块橡皮作为奖励,那么多出的橡皮应该给谁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选择将多余的橡皮丢弃。

即便双方都不知道多出的橡皮存在,似乎给谁另一方都不会感到不快。然而,孩子们仍然坚持选择平等分配。他们更倾向于平等,尽管这种倾向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其他赠送糖果的情境中,大多数人会选择将糖果保留给自己,只有少数人愿意分给陌生人或朋友。这表明,尽管人们追求平等,但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自私往往占据上风。

4.正义感

正义感在现代社会的常见表现是第三方惩罚这种现象指的是人们会对那些并没有直接伤害到自己的第三方进行主动的惩罚。

例如,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针对霸座男的申请处罚行为。心理学家追其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

1.人类社会优胜劣汰的选择

2.共情感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那些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个体或群体更容易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因此,人们在面对那些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行为时,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惩罚的冲动,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其次,共情感也是导致第三方惩罚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或不公正待遇时,会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会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帮助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网络等渠道,更容易了解到他人的遭遇,从而产生共情感,并采取相应的惩罚行为。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对第三方惩罚的倾向。例如,孩子们在看到其他小朋友犯错时,往往会主动向老师或家长报告,表现出一种喜欢惩戒坏人的角色。这种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孩子们在学习和模仿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正义的追求和维护。

5.小结

  1. 区分好坏的道德感

  2. 能感受他者的痛苦并关心他人的共情和同情

  3. 在资源分配上的平等意识

  4. 惩罚坏人的正义感

无论我们人类有多么自私,我们都无法否认,人类确实拥有某些天性,让他关心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的福祉看作自己的事情,虽然除了为他人的幸福感感到愉悦之外,他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三、人性之恶

1.群体偏好

人们倾向于区别对待他人,无意识地根据性别、种族、语言等因素将遇到的人分为熟悉和不熟悉两类。通常,我们对前者抱有好感,而对后者则可能产生敌意。这种倾向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例如,女性照料的婴儿会更长时间地注视女性的脸,男性也是如此。这一现象同样适用于种族差异。黑人婴儿更偏爱黑人的面孔,而非白人的;中国婴儿则更喜欢中国人的面孔,而不是非洲人的。儿童往往更倾向于喜欢同种族的同伴,并认为他们更可能是好人。儿童对种族的偏好本质上是对熟悉事物的喜好。

那些偏爱自己种族的儿童,往往来自单一民族的学校环境。而在种族多元化的学校中,儿童会根据其他差异来区别对待同伴。例如,白人儿童可能更愿意与有本地口音的黑人儿童玩耍,而不愿意与有外地口音的白人儿童交往。

群体偏好源于对联盟的需求。人类是群居动物,不同群体间经常发生冲突。如果能在冲突发生之前,就将周围的人划分为盟友和敌人,那么就可以团结盟友以战胜敌人。这种习惯从原始部落时代一直延续至今。

种族只是划分群体的众多依据之一,性别、语言乃至衣着都可能成为区分群体的标准。这种心理特征导致我们仅仅因为群体的不同,就可能对陌生人抱有敌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历史上的中世纪宗教战争,到纳粹的种族屠杀,再到现代的各类民粹主义运动,背后都有群体偏好在煽动仇恨。

2.厌恶感

厌恶感是一种生理上的反感,它能成为推动罪恶行为的强大动力,并与共情形成鲜明对比,使我们对他人遭受的痛苦变得漠不关心。

要激起人们对某人的厌恶感,有多种方法,例如散布谣言称其有犯罪前科。然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引发他们对某人的生理厌恶,只需告诉他们那人身上有多脏,气味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就能迅速激起厌恶感,让人们自发地避开他。

例如,纳粹曾将犹太人贬称为令人憎恶的寄生虫,浑身黏液。许多人也会将他们所憎恨的对象比作老鼠或蟑螂。尽管理性能抑制群体的偏见,但生理上的反感却能让我们不假思索地放弃思考。人们可能会对杀人犯产生爱慕之情,却绝不会对有严重口臭的人产生爱意。

厌恶感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例如,婴儿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会对排泄物和呕吐物产生本能的厌恶。这种感觉阻止我们食用不洁净的食物,从而维护我们的健康。当我们对某人感到厌恶时,我们的面部表情和闻到令人恶心的东西时的反应,都类似于干呕。厌恶感可能源自于呕吐的本能反应。此外,厌恶感还会抑制我们的食欲。当人们看到令人反感的图像时,大脑中处理气味和味道的部分会变得特别活跃。

尽管厌恶感可以提高我们的生存率,但当这种感觉的对象是人时,它就会引发道德问题。厌恶感让我们对他人产生反感,认为他们缺乏人性,从而导致我们鄙视并攻击他们。

3.小结

群体偏好把人们分为熟悉的好人和陌生的坏人,我们天然对陌生人抱有敌意,引发各种矛盾

人性中的厌恶感会减弱我们的共情,让我们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更容易伤害别人。

四、向善之法

1.习俗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良之人的特质在于他们将善行内化为无意识的习惯。

例如,他们会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和小孩让座,或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助人。对于一些人来说,行善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而对另一些人而言,这已经成为了本能的反应,这种差异体现了习俗的力量。成为一个好人,并不总是需要复杂的道德动机。只要父母能够营造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到各种善行,孩子们自然会学会并模仿这些行为。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2.不断扩展的道德圈

威廉·莱基提出,道德圈是指我们所关心的人的范围。随着个体的成长,其道德圈逐渐扩大,起初可能仅限于亲人,随后扩展至朋友、同事,乃至陌生人。由此,人们更愿意向更多人展示善意。

影响道德圈扩大的主要因素包括:

个人接触:与他人更多的接触有助于消除偏见,让我们看到与自己相似之处,例如,在种族多元化的学校中,学生往往较少表现出种族歧视。

倾听故事:故事能够激发人们的共情能力,促使我们把他人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存在。

3.宗教信仰

以基督教为例,其影响渗透至生活的各个层面。在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会将手放置在《圣经》上(左手《圣经》,右手宪法),象征着上帝赋予的权力用于维护宪法,而非宪法授权以捍卫上帝。

宗教是促进道德感的关键力量,圣经中充斥着各种道德规范,以耶稣为主角的故事往往教导人们要关爱他人,摒弃自私自利的行为。宗教信仰融合了习俗与道德准则等向善的方式。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影响类似。

4.理性

通过理性思考,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新事物,各种情况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需要理性思考寻找答案(比如如何对待人工智能)

在面对人工智能这一新兴技术时,我们应保持开放和审慎的态度。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提升,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如隐私侵犯、失业问题等。因此,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理性思考后应采取的行动。

5.小结

在一个向善的范围中成长,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做好事的习惯。

通过个人接触和听故事,发挥共情的力量。

宗教中的戒律和故事会深刻影响社会的道德风气。

通过理性思考来判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五、”上帝”与”魔鬼”

人类的是非道德观为什么会随时间的推移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是因为我们身体里天生就有一个上帝和一个魔鬼,无论是我们个人的成长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化,本质都是两者之间的斗争,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是结果是一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宏观上来看方向如此明确。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都在不断淘汰一些旧道德,而淘汰掉旧道德之后形成的这些新道德共性越来越多,逐步形成普世价值观。

但仍需看到的是,当今社会中仍有许多乱象,依旧有很多邪恶伪装成正义继续他的统治,依旧有很多邪恶的旧道德大行其道,还有很多人生活在乌云之下,只能用魔鬼的逻辑判断善恶是非。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善良的有道德的人,就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定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那个上帝的声音,这样才不会被魔鬼的声音牵着鼻子走,最后失去善恶是非的基本判断力。

最后我也推荐大家衍生阅读黑塞的部分作品,比如,《德米安》《在轮下》,希望大家多读书,也希望大家能多出去走走,放眼看世界。